近年来,亳州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全面实施“六一战略”,聚力建设“4+6”产业集群。一年来,亳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加快现代中医药、白酒及保健酒、高端绿色食品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亳州市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发展中释放了强大动能。
酷哇科技自主设计、研发,并在亳州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生产的自动驾驶系列清扫产品。陈显锋 摄
在法兰泰克(安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利用高新设备进行加工生产。胡卫国 摄
“新”力量铸造传统产业新未来
秸秆既能变成肥料,还可以变成工艺品,这些来自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正悄然发生在我们身边。
蒙城县皖蔬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原材料就是农村随处可见的废弃物秸秆和畜禽粪污。“我们把牛粪啥的和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30天左右便成了有机肥,靠着这招‘变废为宝’技术,现在已经建了三个厂,年产值达2000万元。”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李干介绍。
来自谯城区的安徽特斯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以往他们利用秸秆粉生产出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有农田地膜、一次性餐盒等。今年,该公司又研发出了以秸秆为原材料制作成的3D打印机耗材,用这种秸秆线盘材料可以打印出美人鱼摆件、垃圾桶、玩具等各种产品。目前,该公司每年能生产可生物降解地膜和3D打印耗材等30000吨,每年可消耗秸秆10000多吨,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我们用秸秆做成了绿色板材、异性坐具板材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目前有生物质颗粒生产线8条,年生产秸秆生物质颗粒2.6万吨左右,生产各类智能桌椅2万余套,年产值7000万元。”蒙城县堉硕博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兴亚表示。
不得不说,新技术正慢慢浸润到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方方面面。
利辛县共富食用菌种植产业园通过建设“智能蘑菇房”,让不同种类的蘑菇在最适合生长的环境中,始终处于出菇状态。100多个种植大棚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带动就业100多人。
新质生产力也为养生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我们这里的药膳以袋装和盒装为主,不少汤类药膳还自带加热包,可直接加热食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现在每年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位于谯城区十八里工业园区的谯郡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葛峰说,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发展,现在已在全国布点销售代理13个。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药膳产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药膳肉制品、小罐汤、汤料包、面食品、糕点等,产品品类近百种。
返乡创客赵伟从研发黑桑葚茶做起,现在主攻桑葚深加工产业,不仅在全国建立了多个桑葚基地,还推出了桑葚果酒、果茶、果糕等。如今赵伟的厂房有1.5万平方米,带动就业100多人。从返乡创业时的年销售额300万元,到现在的破亿元销售额,赵伟把小小的桑葚做成了一篇大大的产业发展文章。
一道药膳、一杯花茶……伴随着“亳州养生”品牌的不断叫响,药膳、花草茶产业飞速壮大,其中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巨大作用。
目前,全市共有药膳企业1956家,从业人员3.1万人,产值近160亿元;花茶生产企业932家,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70%,年产值约200亿元,带动就业约10.5万人。
走进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一盒盒中成药在生产线上被快速制作完成,每天至少12万盒不同种类的药品,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达7亿元。
中医药和白酒是我市的主导产业。目前,我市制剂企业已达36家。现有规上医药工业企业195家,2023年新增18家,有4家中医药企业或集团产值突破10亿元。预计2024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将达2100亿元。
在智能程序设定下,机器自动完成定量配料、在线拌和、智能上甑……这是古井集团智能园酿造一车间的工作场景。数智赋能推动古井集团加快发展,2023年,古井集团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白酒产业引领全省,古井贡酒在2020年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价中排名全国第4、安徽省第1,在“2020全球烈酒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中位列全球第9名,高炉家酒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2024年1—10月份,全市规模白酒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86.4亿元,同比增长14.2%。
新能源汽车“一路疾驰”
日前,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与浙江瑞立集团在杭州举行杭城摩擦材料年产1000万片刹车片总部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瑞立集团还与亳州安车集团签订了汽车后市场战略合作协议。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决策部署,以奇瑞商用车项目为龙头,面向长三角招引瑞立集团等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亳州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瑞立集团旗下的杭州杭城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在亳芜园区使用厂房约3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5亿元,建设年产1000万片车用刹车片总部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瑞立集团控股子公司新瑞立汽配有限公司将与安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重点聚焦汽车后市场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等业务板块,充分发挥新瑞立快、省、全、优的汽车零部件供应服务和专业运营优势,赋能区域公交系统降本增效。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亳州市不断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签约落地。2024年以来,全市上下秉持项目为王和服务至上理念,聚焦“双招双引”,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签约落地。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安徽传旗重科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和总投资7.5亿元的亳芜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泗州智能玉米收割机、高端大马力拖拉机生产项目已经签约……一个个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我市驰骋新赛道注入新动能,助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疾驰”。
新能源汽车赛道是汽车产业的新赛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印发以来,亳州市高位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布局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亳州联动区。
亳州市研究编制了《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绘制了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施工图、路线图和招商全景图。
据了解,亳州市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强链延链补链为突破口,着力壮大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规模,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车线束、制动系统等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积极推进汽车售后、金融服务、充换电服务、二手车交易、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等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引进一批关键零部件及配套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后市场头部企业,引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机构,实现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产品本地化、空间集聚化。
围绕发展目标,亳州市将实施“百加一”工程,即打造两个百亿级园区和一个特色产业园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实现16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205亿元。
新材料产业跑出“加速度”
“我们这里以生产新材料为主,需要的是专业的产业工人。每年我们都会与人力资源产业园合作,根据产能需要随时调配几批产业工人。”安徽铂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振稳说,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租用了亳芜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13500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主营业务为超低阻值透明导电膜、硬化膜、纳米银粉、纳米银浆、10—120寸全贴合触控显示模组。2022年11月,无尘室装修完成并投产,于2023年9月建成智能制造全自动化工厂。
位于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的安徽铂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光电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该公司已完成智能制造全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实现了全球最大尺寸规格的光电子器件自动化生产。2024年,该公司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0—110寸触控显示模组,产品规格多元,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亳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发挥本地产业优势,链接外部优质资源,创新合作模式,激发内生动能,以提质扩量为牵引,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增强创新活力,做优产业生态,全面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全力培育五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构建皖北地区新材料产业新高地。到2027年,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1+4+1”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明显成效,力争跻身皖北新材料产业发展第一方阵,努力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地。(刘景侠 通讯员 陈玉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回眸2024 向新而行·发展篇】这一年,新质力量逐“绿”突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