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保山首次发现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朱鹮相似,却更少见播报文章
在云南省保山市,一个令人瞩目的发现吸引了众多目光。12月5日,一位热爱观鸟的人士在保山市的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捕捉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鸟类。这种大型涉禽,体长介于65至76厘米之间,外观与朱鹮极为相似,但与众不同的是,它的头部和颈部呈现黑色,仿佛是穿着一件未完全覆盖的外套,只露出了脖子和脸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晒黑的朱鹮"。这位观鸟爱好者随即将拍摄到的照片至社交网络,并表达了自己的赞叹与好奇。
观鸟爱好者们通常具有丰富的鸟类知识,但面对这种难以辨认的鸟类,他们也是一筹莫展。保山市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确认这只鸟类实际上是朱鹮属的黑头朱鹮。云南地区已有30年未有此类鸟类的记录,而保山市更是首次发现。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物种红色名录,黑头朱鹮被列为近危物种。2021年2月5日,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将黑头白鹮的保护级别由二级提升至一级。
黑头朱鹮,也被称作东方白朱鹮、黑颈朱鹮或印度白朱鹮,是一种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都能发现的鸟类。它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人造栖息地的生活,从印度西部到日本东部,其分布范围横跨南亚和东南亚。尽管它们作为候鸟而闻名,但全球的黑头朱鹮数量仅有约10000只。
这种鸟类以其标志性的白色羽毛和黑色的头部、颈部以及深色的腿部而著称。它们的喙也是黑色的,并且向下弯曲。幼鸟呈灰色,易于识别。在繁殖季节,它们的翅膀下的皮肤会变成血红色,尾羽也会变黑。黑头朱鹮的翼展约为130厘米,体长在65至76厘米之间。雌雄个体外观极为相似,难以区分。
黑头朱鹮通常保持沉默,通过腹语式的咕噜声和呱呱声进行交流。它们的幼鸟则会发出连续的尖叫声。这种鸟类有时会独居,有时则群居,但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作为涉禽,它们主要生活在沼泽湿地中,以水生生物和植物为食。在觅食时,它们会用黑色的长喙在水中寻找食物。
尽管黑头朱鹮的适应性很强,但它们的数量仍在持续下降。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从未上升,而是稳定地减少。1972年,这种被忽视的鸟类才被列入《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名单。然而,狩猎、农业发展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仍然严重威胁着它们的生存。尽管它们在所有栖息地都受到保护,但数量仍在减少。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云南保山首次发现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朱鹮相似,却更少见播报文章》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