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全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来,通过细致排查以及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渠道,苏州市吴江区累计有220条城乡黑臭水体被纳入黑臭水体整治清单。随着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吴江逐步建立起了“预警、管护、提升”三位一体长效管理体系,大幅减少已治水体返黑返臭现象的出现,稳步持续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
实施城区自流活水工程。吴江区水务局以松陵城区为试点,实施城区自流活水工程。通过从牛腰泾泵站引入东太湖优质水源,经内苏州河和牛腰泾河两条清水通道,进入城区其他中小河道,并利用控导工程形成高低水片区域,从而实现活水自流。待工程完工后,城区河道水质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局面。
建立三色水质预警制度。为提前预判水质变化,吴江区水务局把水质指标数据设为红色、橙色、黄色三类,建立三色水质预警制度,对超标及超标风险较大的河道进行通报和预警。当河道水质监测结果达到三色各预警标准时,启动相应预警机制,相关属地责任部门按要求限期完成整改,并上报整改结果,为解决水质出现返黑返臭情况赢得宝贵时间。
建立“管家+保姆”长效管护机制,二手发力,力求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所谓“管家”管理,即组建“吴江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智囊团”,集中住建、生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市政等单位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业务骨干各自的专业知识水平,不定期开展对整治方案、疑难杂症,以及突发事故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为基层解决水体管护工作问题提出了接地气系统性专业建议,减少治理过程中的弯路。所谓“保姆”管理,即建立区、镇(区)两级河道养护管理机构,对全区河道实行分类管理,确保全区河道管护范围100%覆盖。一方面委托专业第三方加强巡河、定期开展水质检测,随时掌握河道动态变化,防止返黑返臭。另一方面与邮政部门合作,创新启用“护河邮路”项目,利用邮政网络,由邮递员对河道管护情况开展第三方巡河检查。
在全省率先建立黑臭水体整治二维码。通过委托第三方制作黑臭水体治理二维码,让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形式了解已治理黑臭水体的“前世今生”,把整治的“前、中、后”过程,定期水质检测情况和未来水质目标展现给群众,让群众掌握更多治水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并且严格按照“销号任务一张表”“工作流程一张图”“河长审核一支笔”“百姓满意一票制”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和销号工作,对符合“长治久清”的河道进行销号。今年,全区计划对已治理的139条城乡黑臭水体开展评估和销号工作,上半年进行52条河道试点,年度计划销号70条河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江苏省人民政府 环保动态 苏州吴江系统施策促黑臭水体长治久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