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北京市在怀柔科学城布局的29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将持续推进,力争年底前——
加快推进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完成软硬件和核心软件的联调联试并投入试运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科研设备安装基本完成,调试具备试运行条件的实验子系统过半;子午工程二期土建工程完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有序推进13个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首批5个交叉研究平台中,力争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竣工验收并进入试运行阶段;第二批8个交叉研究平台中,力争推进北京分子科学等3个交叉研究平台土建工程完工,进入科研设备采购安装阶段。
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加快建设11个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分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测试平台等11个项目全部完成主要土建工程,进入科研设备采购安装阶段。
在创新生态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
推动若干新型科研机构实质运行,加快国家级和市级企业创新平台落地建设,集聚一批高成长型、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鼓励存量厂房等腾退空间再利用,聚焦创新小镇等条件较好的区域,加快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强化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产业服务支撑,探索建设创新公共服务综合体。
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
打造重点产业聚集发展高地,建设国家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基地,基本完成科学仪器关键共性技术中试服务平台的零部件精密加工测试等建设。探索将具备条件的科学设施赋能为硬科技孵化平台,推动中科院物理所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搭建原始创新到工程化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链条,提高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在打造“科学研究与创新范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在人才引进培养、设施开放共享、科技经费保障、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改革举措。
如,在人才引进培养、科研经费支持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政策集成和创新探索;用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北京)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健全“从0到1”和“从1到10”的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政策体系。
再如,在健全科学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方面,将加强科学设施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搭建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推进科技设施平台开放共享、投入运行。
在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上取得重大进展
科学设施蓬勃“生长”,城市功能也将加快完善。
今年,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将集中推动68项重大建设项目。除了之前提到的29个重大科技项目,还包括——
基础设施项目15项。其中续建8项,新开工7项。力争东区10kv配网工程、塘峪220千伏输变电及配套送出工程年内竣工投产,雁栖镇八路、雁栖镇四路道路工程实现开工。
公共服务及生态环境项目21项。其中续建13项,新开工8项。加快推进101中学扩建工程、雁栖国际社区幼儿园、城市客厅A地块等项目建设,城市客厅B、C地块实现开工。
城市客厅项目效果图
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一批高品质项目的加快建设,将推动“城”和“科学”有机融合、共同生长,更好满足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的需求。
30个工作要点,65项任务清单,68项重大建设项目,相关部门将挂图作战、护航“城”长,海阔潮平,风帆正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运行全面推进、日新月异,未来还将有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集中推进68个重大项目!来看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1年度“目标清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