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社区
美好新生活
社区不仅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更是居民生活、社会交往的重要空间。
11月29日,成华区第五届“城视·成画”社区规划设计节总结展示暨颁奖仪式举行,保和街道和美社区“下沉空间创意方案”获评一等奖;和美社区“红领菁·和美憩·i服you”、斑竹社区“小小竹耶的百变整活剧场”获评三等奖;杨柳社区“沙河湾水育空间”、和顺社区“顺·聚惠民众—院落架空层微更新项目”获评优秀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竹社区、杨柳社区、和顺社区,看社区规划项目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1
? 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
保和街道斑竹社区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向大地。来到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一场以地为舞台,以天为幕布的音乐会拉开帷幕。
“我喜欢这个秋千”“我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稚嫩的话语、纯真的笑脸,无不显露出小朋友对这个全新打造的户外活动场所的喜爱。
保和街道斑竹社区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
这是保和街道斑竹社区打造的儿童友好户外活动场所——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旨在为儿童提供安全独立、开放共享的趣味场景。
“斑竹社区辖区内有超4000户中低龄亲子家庭,但辖区内严重缺乏儿童活动场地,亲子家庭常因报不上社区室内活动而苦恼。”斑竹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儿童友好
户外公共场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和街道斑竹社区聚焦“补短儿童友好户外公共场所”这一议题,营造出更温暖、更童真、更安全的社区空间环境,“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应运而生。
斑竹社区联动“社区规划师+社区合伙人(包含辖区幼儿园、小学)+社群主理人(以绘本妈妈社群为主)+亲子家庭”,一起共创理想的活动场地。
“我们通过‘小竹意’开放问需,收集了亲子家庭诉求,读绘本、跳蚤市场、周末剧场等成为了亲子家庭的热门选择。”斑竹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反复开会商议,斑竹社区挖掘辖区户外公共场所,通过规划共创,构建了“自然派对+绘本演出+儿童友好+自然市集”于一体的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补足了辖区儿童户外公共空间。
从600余家庭问需,到20余小朋友参与式设计;从10余人的营造,到30余小朋友的共创……小小竹耶的“百变剧场”为儿童家门口的美好生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斑竹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以“社区主理人(绘本妈妈)周末轮值+公益集市低偿收入”的运营模式形成反哺,让儿童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发现美、体会爱。
#2
? “沙河湾水育空间”
保和街道杨柳社区
如何为社区营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水育空间?如何让人和水的故事演绎出全新的篇章?
走进保和街道杨柳社区“沙河湾水育空间”,以“水”字形演变而成的中央区域地面装饰如同水流蜿蜒,构建起了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水育空间。
保和街道杨柳社区“沙河湾水育空间”
“2023年9月以来,熊猫少年志愿服务队杨柳社区大队持续开展巡河净滩活动,发现河道存在污染、非法垂钓现象。”杨柳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发现水环境问题后,杨柳社区大队熊猫少年们提出想在沙河五桂桥段打造“水质监测站和水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以青少年之力“守护一江碧水”。
沙河是成都市城区水系三条骨干河流之一,沙河五桂桥段位于迎晖路五桂桥与御龙桥之间。
在勘测与讨论的过程中,熊猫少年亲子家庭分析总结出沙河环保、水环境教育缺失等问题,改变迫在眉睫,“沙河湾水育空间”初步设想雏形出现。
“沙河湾水育空间”
杨柳社区组建众创队伍,按照参与式社区亲子合伙人、家校社协调育人、社区生态场景治理理念等,规划打造一个以青少年为核心,集教育、实践、科普于一体的水环境教育基地——沙河湾水育空间。
杨柳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水育空间从生态河道、教育人文、城市界面三个维度出发,打造出包含水育研学讲堂、水育文化科普知识、自然笔记示范区、水育环境观景台等五个点位的水育空间服务轴。
如今,漫步“沙河湾水育空间”,静谧的休闲空间、丰富的科普空间、便捷的通行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水环境的平台。
“熊猫少年”王松玥表示:“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母亲河贡献一份力量。”
#3
? “顺·聚惠民众-院落架空层微更新”
保和街道和顺社区
深度嵌入社区,以“微更新”给居民带来“小美好”。
在保和街道和顺社区东方惠城小区,“顺·聚惠民众-院落架空层微更新”项目从邻里关系出发,利用院落小微闲置空间,让被忽视的角落成为充满活力的居民互动空间。
保和街道和顺社区“顺·聚惠民众-院落架空层微更新”
和顺社区拥有最纯正的场镇客家文化传承,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区的文化氛围不再浓厚,居民的归属感也随之减弱。
“东方惠城小区内居民多为客家人后裔,居民对于重建邻里联系、共享公共空间及举办交流活动的需求日益迫切。”和顺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需要,和顺社区通过院落坝坝会、线下访谈、线上问卷等形式,收集居民对公共空间、文化活动、邻里交流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0条。
从居民需求中提取改造方案,和顺社区以“保和乡”客家文化特质和小区架空层空间为抓手,明确“微网实格阵地”“老年活动阵地”“儿童活动阵地”三大功能区的布局和功能定位,动员多元主体力量实施参与式空间“微更新”。
顺·聚惠民众
院落架空层微更新
通过“1+3+1”空间运营机制,和顺社区成立1支空间管理队伍、打造3大活动阵地、构建1处文化场景,将社区闲置空间变为宝藏活动中心。
如今的东方惠城小区,墙面彩绘有了文化氛围,客家记忆融入院落各个场景,架空层空间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共享社区有品质
有温度、有价值的生活场景
保和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身边可感可及场域,围绕建设便民利民空间,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交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区特色的保和答卷~??
·END·
采写 | 韩珩
初审 | 张仪 复审 | 何秋宇
监制 | 余超
图、文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保和·“城视·成画”(二) | 共享社区美好新生活!看看这些社区怎么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