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修行:聆听城市的文化钟鸣
美好四月,沁人的书香正弥漫东台。
从城市书房到24小时书吧,从校园到家庭,多少书香,俨然一朵朵盛开的花儿,丝丝缕缕渗进你我的眼中、心中,渗进这座城市的风骨。
读书让生活更加多彩,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
4月23日正是“世界读书日”,摩挲书页、捧卷而读,像极了一场精神的修行,提醒东台人别忘了用读书来涵养自己的心灵。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书香氤氲中,一位位东台人在阅读与冥思中沉淀着自己,洗礼着城市。
阅读,这种古老而温煦的方式,使得东台的文化钟鸣如此悦耳、如此动听!
读书,一件严肃又放松、高尚又普通的事
“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经这样说。
由古至今,读书,从来都是一件严肃又放松、高尚又普通的事。
就拿我们东台来说。
说它严肃,因为在东台有那么一些人一日不读书便心生“恐慌”,更因为读书早已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事,学校、城市、整个社会,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
每月去东亭书房或者海春书局借阅两本书,这已经成为市杂文学会会长周稀银雷打不动的事。天命之年,周稀银表示,自己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字和人生。
说它放松,则是从心灵出发。每一天,我们看到,忙忙碌碌的东台人,卸下世俗的烦扰,给阅读腾出一点空间,快乐地读书,诗意地栖居。打开朋友圈,“一本书、一杯茶,读读书真的很惬意”正成为越来越多东台人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
枕书好入梦,这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焦玮最幸福的时刻。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开发区的工作早已不是“忙碌”能够形容的了。“阅读是奢侈的自由,亦是搏动的动力。”焦玮曾经这样形容自己,一日日在工作和阅读中切换,阅读早已成了他的生活调味剂。
说它高尚,正是“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看似是件不经意的小事,却会在日积月累中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和情怀,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正如东台中学高中教师陈月在朋友圈里说的那样“读书到最后,或许就是让我们找到同类,生出勇气,面对流年,从而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作为语文教师的陈月,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就是她读的书。一本本书,堆叠出她的精神阶梯,更无声地推动着她的学生亲近书本。阅读,也是她和她的学生共同的精神语言。
说它普通,也确实普通。无论你是谁,小小孩童、耄耋老人,都在读书;无论你在哪里,家中沙发、旅途座椅,皆可读书。应了那句话: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在第四届江苏省“书香家庭”周卫国家里,书,成了一家人交流最多的话题。父亲、母亲、女儿,不同的身份,同样的捧读姿势,一书,一世界;一家,一港湾,他们的家,因为书香,更显美好。
是的,阅读是一个无隔阂、无障碍的知识大平台,所有人在这里没有身份之别,他们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读者。
阅读,正逐渐成为东台的文化“徽章”
有人因为一座屋,爱上一座城;有人因为一本书,改变一生。在东台,经济飞速发展的背后,24小时书吧的灯光下,总有停下休憩的柔软灵魂。
2018年9月底,当第一家城市书房在东台出现时,很多人踏破了“门槛”,只为去体验一下书与木、书与景、书与人的和谐。
2019年8月,海春书局惊艳亮相,可阅读、可休闲的新型文化综合体一登场,便成了整个城市的热门话题。打卡海春书局,成为一时热潮。
2019年年底,政务服务中心入口左侧、市政府西门2家24小时自助书吧建成,迷你的阅读新空间,带给市民不一样的新体验。
不知不觉,书房成了我市的文化灯塔,分散在全市各个区域的“阅读新空间”“智慧加油站”,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也让我们的城市更加诗情画意。
有人说,书店、书房逛多了,哪怕原先不是打算看书,走着走着也有了捧读的欲望。
在这里,古朴的色彩、温馨的设计,原木气息无处不在,转眼便是优雅,低头便是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知识变成了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浸入每一个身处其中的灵魂。徜徉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安然、充实且满足的。
在我市,不仅有着让读者流连忘返的大型书城、书房,家庭图书馆、绘本馆等小型书吧也越来越多,成为这座城市书香风景的温暖印证。
“读书须明理、办事应公道、做人讲人品”,这是“盐城市最美家庭标兵户”朱厚宽家庭的家风家训。在他们家,家庭成员每天晨读和夜读一至两个小时,每年全家人都花1万多元买书订报。朱厚宽家里有着5000多册的藏书,除自家认真读书外,还组织左邻右舍及亲戚朋友家的青少年来他家的“读书角”阅读,也有不少老人和青少年经常到他家借书回家阅读。多年来,朱厚宽先后购买书籍3万多元,赠给10多所德育学校和30多名留守儿童、孤儿,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德育活动。
在新街镇,76岁的傅士桂因为阅读,将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他自费订阅5种报纸杂志,购置400多册藏书,一日日沉浸在书中,也使得他的创作欲磅礴而出,先后谱写了《我们的中国梦》《家乡腾飞更辉煌》《政府解民忧,幸福度春秋》《最美村官就是好》《我对祖国把歌唱》等30多个具有乡土特色和乡俗民情味道的戏剧、小品、诗歌和歌舞作品,且多次获奖。
开绘本馆,做阅读推广人,在金东广场,理科出身的冯笑梅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绘本馆。“开绘本馆做阅读推广是件半公益性质的事情,不仅需要热爱,更需要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来打理绘本馆,要有推广和销售意识。”冯笑梅的每一天都是那样忙碌,除了甄选绘本,和大家分享从全国各地采购回来的好书、分享先进的亲子教育理念外,她还策划组织了多场绘本延伸活动。虽然到目前绘本馆也没有怎么盈利,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亲子阅读中,她感到事业的幸福,“初开始我们的会员才二三十人,现在已经超过200人了!”
在这座城市,有的人以书为梯、有人以书为粮、有人以书为乐、有人以书为媒,阅读,正渐渐成为东台的文化“徽章”。
城市,在书香中涵养出卓尔不群的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人如此,对于一座城市更是这样。
阅读点亮城市。当一位又一位市民在阅读中养德增智,通过读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谐,一种求学问道的文化生态正在我市落地生根。
回望发展,东台一直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通过一系列文化战略、文化政策促进阅读事业的发展,用阅读改变城市。
我们看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均写入书香城市建设,2016年7月18日东台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要求,“推进‘书香东台’建设,让人民群众不仅物质生活富足,而且精神生活富有。”2019年1月8日东台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强优质文化服务供给,新图书馆建成开馆,新建一批城市书房、24h书吧,提升完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书香之城”。同时,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作为文化建设高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各镇区、各部门重视推进书香城市建设。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股阅读热潮,东台也不例外。通过多年的阅读氛围营造,我市持续探索新机制、新形式,制造了很多“阅读”新惊喜,满满的都是“看点”与“亮点”。
2018年启动的“我为你诵读”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让诵读成为各个单位部门的“标配”活动。2018年41场、2019年47场、2020年34场,两千多名阅读爱好者登台诵读,参与及受益群众3万多人次,中国网、中江网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获评2019年度盐城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被认证为2019年度江苏省公益阅读推广活动,被评为第三届江苏全民阅读“十佳阅读推广项目”。
在基层,一家家农家书屋,承载了农家人对知识的渴望。2019年世界读书日,东台所有农家书屋同步举行“书香进农家、共读一小时”活动,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当日点击量突破8万人次。平日里,书屋结合全省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等活动开展“周周微阅读”,近两年全市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活动累计超1600场,农家书屋“周周微阅读”被评为盐城市优秀阅读活动。
书香东台建设,推进全民阅读,全社会都在努力。
59名阅读推广人、79名阅读志愿者,一支“蒲公英”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亲近阅读、爱上阅读。
一支诵读艺术协会,凝聚从事或热爱朗诵、演讲、播音主持等各界人士,组织承办诵读公益活动。
在中小学校成立阅读联盟,实施“真阅读”工程,积极推进课外阅读进课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核心素养、打好人生底色。
从“诗书传家”到“诗书传城”,各种阅读活动也为我市营造出一种崇知重智的社会心理,塑造出城市卓尔不群的气质。
是的,一座城市的信仰,从每个人的阅读开始。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东台这座城市,正在用浓浓书香涵养城市底蕴,阅读正在成为东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书香修行:聆听城市的文化钟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