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汽车】越野SUV:中国品牌的蓝海市场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来源:研究发展中心)
国产越野SUV崛起,电动化赋能全球突围。我们看好国内兼具越野SUV品类优势和海外布局领先的自主品牌,共享中国越野SUV的蓝海市场,推荐、,建议关注奇瑞汽车。
【报告亮点】本次研究立足全球越野SUV视角,明确界定硬派越野&轻越野车型,对于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越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行深度复盘,同时重点拆解中国品牌潜在年销量空间400万辆+从何而来?
【核心逻辑】
硬派越野:国产崛起引领硬派越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视野,预计2030年中国品牌硬派越野国内/海外销量达166/29万辆。1)国内市场:需求端受益于消费者用车需求走向多元化,硬派越野受益自驾游需求提升;70、80后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力,硬派越野车型有望成为用户购车进阶方向。2024年1-9月,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规模达到25.6万辆,同比+58%,占SUV比重提升至3.4%,其中国产硬派越野占比83%,市场全面进入国产化时代。供给端来看,国内硬派越野竞争格局“一超多强”,2024年1-9月,长城/比亚迪硬派越野市占率分别为56%/14%;后续坦克300/800 Hi4-T、方程豹3、山海T5等多款国产新车型即将上市;普拉多HEV、福特烈马等全球畅销车型引领合资品牌加速回归,直接参与3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竞争。我们认为,2030年国内硬派越野占SUV比重有望达到海外主流国家平均水平13%,对应潜在年销量空间166万辆,2023-2030年CAGR达32%。2)海外市场: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销量179万辆,硬派越野车型占SUV比重7.1%,美系&日系品牌市场份额较高。考虑关税及海外各国开放程度等因素,中国品牌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具备出口潜力。我们认为,中国品牌有望凭借电动化优势突围全球硬派越野市场,2030年中国品牌硬派越野海外潜在市场空间将达到146万辆,预计中国品牌市占率将达到20%,对应销量规模29万辆,2023-2030年CAGR达到45%。
轻越野:硬派越野破圈衍生新品类,国产品牌逆势突围全球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品牌轻越野国内/海外销量达192/30万辆。轻越野销量迎来爆发,2024年1-9月累计销量41万辆,占SUV车型比重5.4%,市占率超过硬派越野2pcts。我们认为,轻越野将受益于硬派越野破圈效应,同时可兼顾轻度越野和城市出行体验,更受非专业越野爱好者青睐,未来更具渗透潜力,我们预计2030年国内轻越野销量规模将达到192万辆,2023-2030年CAGR达29%。此外,国产轻越野有望受益新能源技术加持&出海浪潮,逆势突围海外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品牌轻越野海外潜在市场空间将达到217万辆,对应中国品牌市占率将达到14%,销量规模30万辆,2023-2030年CAGR达到50%。
【风险提示】车企海外投资进展不及预期;硬派越野出口表现不及预期;国内新车周期不及预期;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新能源化+用户消费升级,重新定义越野SUV
新能源化+用户消费升级,越野SUV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视野,传统定义全面革新
硬派越野车(Off-Road Vehicle)是高性能越野车,具备较高的离地间隙、强大通过性和动力系统。硬派越野车专注于恶劣道路环境、野外行驶等场景设计,在崎岖路面上行驶中具有优越抗扭曲性能、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驱动能力,能够经历长期复杂路面行驶考验。相较于传统城市SUV,其车身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传统标准硬派越野车型结构包括非承载式车身+整体桥+机械四驱+低速高扭力大排量发动机。
新能源化+用户消费升级,推动越野SUV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视野,传统定义全面革新。硬派越野车技术壁垒相对较高,消费者用车成本也相对更高,一直以来属于国内SUV车型中的小众市场。近年来,伴随国内居民收入提升带动消费模式升级、新能源技术加速赋能硬派越野,产品塑造过程中在保留原有越野出行所需的技术要求的同时,开始兼顾消费者在城市出行中的舒适性需求,针对于原有产品结构定义上的不足,逐步推出演进或替代方案,并在硬派越野基础上衍生出轻越野概念。
车身结构:硬派越野以非承载式车身为主,轻越野保留承载式车身
轻越野定义:车型定位介入硬派越野和城市SUV之间,其具备一定的越野属性和硬派越野造型,但保留了适合于城市道路出行的承载式车身、前后独立悬架等特征,同时在四驱系统、差速锁、发动机等方面降低越野配置要求。
非承载式车身:具备刚性车架(俗称“底盘大梁”),发动机、传动系统、车身等总成部件全部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与车轮连接。该车身结构抗扭曲性能优越,可以保证在恶劣路面行驶中的车身刚性,确保在长时间崎岖路面快速行驶中不造成车身变形。
承载式车身:不具备刚性车架,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统等总成部件直接装配在车身上,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整体底盘强度不如非承载式车身,四轮受力不均匀时,易出现车身变形等问题。
以高强度承载车身or整合式承载车身替代非承载式车身为车型迭代重要趋势,在保障车身强度和抗扭刚性的同时,降低车身重量及重心,提升高度转弯性能,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城市出行舒适性需求。目前,三菱帕杰罗、路虎卫士/发现(第五代)、吉普大切诺基等老牌越野车型均改为承载式车身。以新一代路虎卫士为例,采用全新D7x架构打造,独创整合式承载车身,车身最大抗扭刚性可达30000N·m/deg。但考虑到硬派越野&轻越野的数据筛选标准规范性,本次研究将不同车身结构作为两种越野SUV的重要划分依据。
悬架:硬派越野采用前独立悬架+后非独立悬架,兼具舒适性和越野驱动需求
前后整体桥:通过一根硬轴将左右两个车轮连接,再将硬轴与车身相连。一方面,其刚度较独立悬架更好,在恶劣路段不易损坏,另一方面,竖直方向车桥的扭转能力强,野外适应性更好。演进趋势:硬派越野一般采用前独立悬架+后非独立悬架替代前后整体桥,前轮侧重舒适性,后轮侧重越野和驱动;轻越野则以前后独立悬架为主。
新能源技术有望加速替代传统机械四驱+低转高扭力大排量发动机方案
机械式分动箱:机械四驱(分时四驱、全时四驱更适配硬派越野车型),带低速四驱模式,并配有差速锁。相较于电子四驱,在恶劣路面条件下更耐用、更可靠。
低转高扭力大排量发动机:在低转速情况下提供强大的驱动能力,提升在恶劣路面环境中的脱困能力。
演进趋势:伴随新能源技术加速赋能越野SUV,行业引入混动、纯电动力系统保障驱动能力,降低油耗成本;采用四轮四电机驱动(如比亚迪仰望)、P2混动架构+差速锁(如Hi4-T技术)等新能源技术方案替代传统机械四驱模式。
硬派越野:国产崛起增速回归,百万销量空间可期
需求端:国产硬派越野加速崛起,硬派越野市场增速回归
2024年1-9月国产硬派越野占比83%,市场同比增速&SUV占比持续提升。2018-2023年国内硬派越野市场销量呈现“V”字表现:2021年以前,国内硬派越野市场主要由吉普牧马人、丰田普拉多等进口车型所主导,2018年国内硬派越野车型销量23.2万辆,其中进口/合资/国产车型分别占比42%/24%/34%。2019年国VI排放标准正式实施,丰田普拉多、日产途乐等进口&合资车型受政策限制陆续停产或禁止准入,同时叠加后续疫情、碳排放积分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规模下降至17.5万辆,进口/合资占比11%/11%,同比-34/-11pcts。与此同时,国产硬派越野优势逐步突显,2020年末,坦克300正式上市,从产品塑造、卖点呈现到目标人群圈定上重新思考,同时以17.58万元起售价位用户带来比肩豪华品牌的舒适性和静谧性,刷新了消费者对硬派越野车型的认知,重新点燃国内硬派越野市场。2023年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规模达23.7万辆,同比+16%,创近年来新高;2024年1-9月销量达25.6万辆,同比+58%,占SUV比重提升至3.4%,较2023年全年提升1.1pcts,其中国产硬派越野占比83%,国内硬派越野市场全面进入国产化时代。
需求端:消费者用车需求走向多元化,硬派越野适配自驾游需求
“自驾游”出行比例持续提升,消费者用车需求走向多元化。伴随全球疫情消散、居民消费逐步升级,国内“自驾游”逐渐兴盛。根据《中国自驾车、旅居车与露营旅游发展报告》,2023年全球自驾游人数占国内出游总人数比重达74%,较2013年提升27.6pcts,有望带动消费者用车需求从日常出行逐步走向多元化。
西部地区为“自驾游”主要目的地,地形多以山地为主,硬派越野车型更加适配。根据马蜂窝,在2024年H1最受欢迎自驾游城市Top10中,西南&西北区域城市占据7位,地形特征主要以山地、高原、丘陵为主,道路行驶复杂多变,对于车辆行驶安全性、平稳性、动力性提出更高要求。硬派越野车型自身抗扭曲性能优越,能够保障在恶劣路面行驶中的车身刚性,有望成为“自驾游”出行最佳选择。
“自驾游”出行天数增加,长时间驾驶平稳性和舒适性成为车型选择关键。2024年H1“自驾游”出行天数中,6天以上占比58%,较2023年全年提升2pcts;1-3天占比24%,较2023年全年下降8pcts,中长线自驾游需求明显增加,车辆长时间驾驶平稳性和舒适性成为车型选择的重要衡量标准。
需求端:70、80后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力,硬派越野匹配两大购车方向
结婚购车下降影响首购需求,70、80后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力。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年出生人口人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结婚登记数与其呈现高度正相关,时间相差约26年(平均初婚年龄)。伴随结婚登记数下降,来自结婚购车的需求下降,汽车首购需求受到较大影响。我们认为,随着90年代以来的出生人口加速减少,70、80后逐渐成为增换购主力,乘用车市场逐步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4年H1,换购/增购需求占比分别为51%/14%,合计65%。
换购需求由小车向大车、轿车向SUV转移,增购需求促进购车多元化。根据汽车之家,2023年1-5月置换用户数据呈现两大特征:1)置换后轿车占比下降18pcts,SUV占比提升15pcts;2)中级及以上级别车型占比51%,较置换前提升19pcts。此外,首购需求通常以满足日常需求为主,增购需求往往以消费者特定场景需求、个人偏好等需求为主,有望进一步推动用车需求多元化。硬派越野车型通常为中高端SUV车型,同时专注于恶劣道路环境、野外行驶等特定场景设计,属于消费者购车进阶选择方向,直接受益换购&增购需求提升。
供给端:长城引领品牌格局“一超多强”,2024年比亚迪份额快速提升
国内硬派越野品牌竞争格局“一超多强”,长城强势引领&比亚迪快速起量。分品牌来看,2020年国内硬派越野市场以日系品牌为主导,其中丰田、日产市占率分别为36%、16%,分别位列第一、第三,合计市占率52%。国产品牌北汽、长城分列第二、第四,市占率分别为16%、11%。2023年,伴随坦克品牌快速崛起,长城汽车市占率高达64%,较2020年市占率提升53.1pcts。北汽位列第二,市占率12.1%,较2020年市占率下降4.1pcts。丰田、日产市占率5.4%、2.6%,较2020年分别下降31.0、13.5pcts。2024年,伴随比亚迪方程豹5、仰望U8快速起量,2024年1-9月比亚迪硬派越野市占率达14%,较2023年全年提升11.2pcts,跻身Top2;长城硬派越野市占率56%,较2023年全年下滑7.2pcts,仍然保持绝对领先;丰田、福特、奔驰市占率7.5%/3.6%/2.2%,其中丰田、福特同比提升2.1/2.5pcts,奔驰下滑1.9pcts。
供给端:2023年以来坦克系列表现强势,2024年1-9月豹5/仰望U8进入销量Top10
2024年1-9月坦克系列全车型表现强势,豹5/仰望U8跻身车型销量Top10。分车型来看,2020年,丰田普拉多、兰德酷路泽分列Top2,市占率分别为20%、14%,此外日产途达&途乐市占率分别为8.3%、7.8%,均位列Top10。国产车型主要以BJ40、哈弗H9、BJ80为代表,市占率分别为10.2%、10.1%、6.0%。伴随日系车型地退出、坦克品牌强势崛起,2023年硬派越野车型呈现“一超多强”。2023年坦克300全年国内销量9.3万辆,市占率达39%,较第二名坦克500高出25.2pcts。长城汽车五款车型位列Top10,除坦克300外,坦克500、坦克400、哈弗H5、哈弗H9市占率分别为14%、4.8%、3.0%、2.4%。进口车型方面,奔驰G级、兰德酷路泽市占率分别为4.1%、2.7%。2024年1-9月,坦克全系列车型均位列Top10,坦克300/500/400/700市占率分别为23%/13%/12%/4.5%,合计市占率53%;方程豹5、普拉多、Bronco、仰望U8进入Top10,市占率分别为12%/4.0%/3.4%/2.6%。
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自主&合资定向发力
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自主&合资定向发力。目前,国内自主品牌包括长城汽车(坦克系列)、比亚迪(方程豹+仰望)、北京汽车(BJ系列)、奇瑞汽车(捷途汽车)等均已搭建硬派越野车型序列,后续将有坦克300/800Hi4-T、方程豹3、山海T5等多款新车型上市,PHEV版本引领新一轮产品周期;合资品牌加速回归硬派越野市场,全新普拉多电混版、福特烈马系列等多款车型陆续上市,将与自主品牌在3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直接竞争,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规模快速提升。
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进入新一轮产品周期,自主&合资定向发力
国内市场:硬派越野市场具备成长,电动化优势赋能规模扩大
国内市场:预计2030年国内硬派越野市场规模将达到166万辆
我们认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种类丰富,其中山地、丘陵和崎岖高原占总面积约2/3,硬派越野车型具备充分的适用条件。长城坦克引领国产硬派越野强势崛起,后续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自主品牌陆续入局;增换购需求成为车市主要购买力,居民消费不断升级,自驾出行需求增加;叠加国内新能源技术赋能消费者用车成本降低,硬派越野市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假设2024-2030年国内SUV销量预测中值以每年3%的增速增长,硬派越野市占率对标2023年海外年销量10万辆级国家平均市占率13%,对应我国硬派越野车型销量空间166万辆,2023-2030年CAGR达32%。
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销量179万辆,硬派越野车型占SUV比重7.1%
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车型销量179万辆,创历史新高。2015-2019年,海外硬派越野市场规模保持稳态,年销量稳定在120-140万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遭受重创,海外SUV车型销量同比-11%,对应硬派越野车型销量仅117万辆,同比-15%,占SUV车型比重6.4%。此后,2021-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市场逐年创新高,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销量179万辆,同比+13%,占SUV车型比重7.1%。2024年1-9月,海外硬派越野车型销量133万辆,同比-0.6%,占SUV车型比重6.8%。
分国家来看,2023年美国硬派越野销量75万辆,全球占比37%,同比-3.7pcts;印度实现销量24万辆,全球占比11.7%,同比+3.9pcts,全球份额明显提升;中国实现销量24万辆,占比11.7%,同比+0.2pcts,位列第三。此外,日本、俄罗斯市场年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
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以美系&日系品牌为主,车型销量集中度有所下降
美系&日系牌海外市场份额较高,市场集中度保持稳定。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品牌CR10达87.0%,较2019年提升0.2pcts,市场集中度保持稳定。分品牌来看,日韩品牌丰田、起亚、铃木、雷克萨斯位列Top10,市占率合计达36%,其中丰田/起亚/铃木较2019年-4.3/+0.8/+1.2pcts;美系品牌吉普、雪佛兰、福特、凯迪拉克均位列Top10,市占率合计达35%,其中吉普/雪佛兰/福特较2019年分别-6.8/-4.6/+8.2/pcts。
海外硬派越野车型销量集中度有所下降,2023年Top10车型较2019年仅变化3款,畅销车型地位稳固。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车型销量CR10达67%,较2019年-4.4pcts,车型集中度有所下降。具体车型来看,2023年Wrangler仍为海外最畅销硬派越野车型,占比10%;此外在Top10车型中,仅Bronco、LADA Niva、Thar较2019年Top10存在变化,其余车型仍然在列。
2023年海外畅销硬派越野车型参数梳理
海外各市场硬派越野销量情况汇总
美国市场:全球第一大硬派越野市场,2023年本土品牌市占率超70%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硬派越野市场,2023年销量达75万辆,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美国成熟的越野文化,向往自由的文化氛围+复杂多变的道路地形,使得吉普、福特等本土品牌均有成熟的硬派越野产品系列布局。2023年美国硬派越野车型销量75万辆,同比+3%,创近十年新高。结合SUV车型来看,2023年硬派越野占SUV比重8.4%,2014-2023年年平均占比7.8%,硬派越野车型销量占比整体保持稳定。
竞争格局:本土品牌强势,2023年美系硬派越野市占率超70%。分品牌来看,2023年吉普、雪佛兰、福特硬派越野车型销量20/16/11万辆,同比-14%/+4%/-10%,市占率分别为26%/22%/14%;其他美系品牌包括GMC、凯迪拉克、林肯均有硬派越野车型布局,本土品牌市占率合计70%,较2022年下滑12.3pcts。起亚为市占率最高非本土品牌,2023年销量11万辆,市占率15%。具体车型市占率来看,Wrangler为21%、Tahoe为15%、Bronco为14%,位列本土品牌Top3;Top10车型中起亚Telluride(占比15%)、Lexus GX(占比4.3%)、丰田Sequoia(占比3.0%)、日产Armada(2.8%)为非本土品牌车型。
日本&印度市场: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具备本土强势品牌,中国品牌进入壁垒高
市场规模:2023年印度/日本硬派越野销量分别为24/12万辆,同比+70%/+29%,硬派越野占SUV车型比重分别为12%/12%,同比+3.4/+0.2pcts。
竞争格局:高市场集中度,具备本土强势品牌。印度、日本硬派越野市场竞争格局相似,2023年各市场硬派越野Top2品牌市占率分别达到92%/98%,其中印度市场Top2为马辛德拉(本土品牌)+丰田、日本市场Top2为铃木+丰田(均为本土品牌)。
我们认为,印度、日本两大市场本土品牌强势,或已在当地市场形成强势合资品牌(例如铃木与印度本土品牌成立玛鲁蒂铃木),因此,中国品牌进入存在较高壁垒。
俄罗斯市场:硬派越野跟随市场恢复性增长,2024年1-9月硬派越野占SUV比重28%
俄罗斯硬派越野跟随市场整体恢复性增长,2023年本土品牌+长城汽车为主要供应来源。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美日韩品牌相继退出市场,市场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2022年硬派越野销量仅为6万辆,同比-40%。2023年市场供应以LADA、UAZ、长城汽车为主,全年硬派越野销量12万辆,同比+99%,实现快速回升;2024年1-9月,硬派越野车型销量11万辆,同比+30%。
地形特征适配硬派越野,2024年1-9月硬派越野占SUV比重28%。俄罗斯地广人稀,同时地形结构复杂,西部地区以平原低地为主,东部地区则是大面积的高原山地,对硬派越野车型具有较大需求。2023年俄罗斯硬派越野占SUV车型比重22%,同比+3.6pcts;2015-2023年年平均占比为16%,在市场整体恢复式增长带动下,2024年1-9月硬派越野占SUV比重提升至28%,较2023年全年+5.5pcts。
俄罗斯市场:恢复式增长+欧美日韩品牌撤出,长城硬派越野迎来历史性机遇
俄罗斯市场供给品类短缺+恢复性增长阶段,长城硬派越野迎来历史性机遇。2021年俄罗斯硬派越野品牌多元化,前五大品牌依次为LADA、丰田、UAZ、长城、雷克萨斯,占比分别为50%、18%、13%、5.0%、3.1%,其中长城汽车以哈弗H9和H5为主销车型,全年销量5173辆。
伴随欧美日韩品牌撤出,长城汽车坦克300/500登陆俄罗斯市场,成为市占率最高的非本土品牌。LADA、长城、UAZ市占率分别为75%、14%、11%,长城市占率较2021年提升9.3pcts,全年销量达1.8万辆,其中坦克300、坦克500、哈弗H9销量分别为7226/6715/3572辆,占比5.9%/ 5.5%/ 2.9%。此外,LADA Niva、UAZ Patriot销量9.2/1.2万辆,占比75% /10%。
俄罗斯市场主要硬派越野车型参数对比
长城硬派越野车型在俄罗斯市场定位高端车型(哈弗H9在俄罗斯市场起售价33.23万元,国内起售价仅20.59万元),而本土品牌LADA、UAZ价格定位10-15万元区间,因此产品价格维度不存在直接竞争。
澳大利亚市场:硬派越野销量稳步提升,2023年日韩品牌市占率超75%
市场规模:2023年硬派越野销量10万辆,再创新高。伴随全球疫情好转,2021-2023年澳大利亚汽车销量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SUV车型销量69万辆,同比+18%,硬派越野车型销量10万辆,同比+8%,创近十年新高,对应SUV占比14%,同比-1.3pcts;2024年1-9月,硬派越野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累计销量8.1万辆,同比+20%,占SUV车型比重15%,较去年全年增长1.0pcts。
竞争格局: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日韩品牌市占率超75%。2023年丰田硬派越野销量5.1万辆,占比51%,其中Land Cruiser & Land Cruiser Prado销量分别为2.6/2.1万辆,占比27%/21%,位列车型销量Top2。日韩品牌合计市占率达77.4%、福特市占率15%。2023年长城坦克品牌登陆澳大利亚市场,全年坦克300销量1932辆,品牌市占率2.0%,预计伴随坦克系列更多车型登陆市场后,长城市占率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东南亚市场:2023年硬派越野销量16万辆,日韩品牌市占率80%
结合我们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报告中的判断,选取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五个中国车企渗透率较高市场作为研究东南亚市场代表。
市场规模:2023年东南亚五国硬派越野销量16万辆,同比-0.2%,占SUV车型比重17%,同比-1.8pcts。2024年1-9月东南亚五国硬派越野销量10万辆,同比-18%,占SUV车型比重16%,较去年全年下降1.0pcts;其中,泰国硬派越野销量3.4万辆,同比-39%,主要系当地市场金融机构收紧汽车贷款审批政策及经济增长放缓所致。
竞争格局:2023年日韩品牌市占率80%,F(xiàn)ortuner、Everest、Pajero Sport、MU-X为主要畅销车型。2023年硬派越野品牌Top5中,除福特(占比19%)外,其余品牌均为日系品牌,丰田/三菱/五十铃市占率分别为44%/17%/15%。车型方面,F(xiàn)ortuner、Everest、Pajero Sport、MU-X四款车型市占率超90%,市场竞争高度集中;此外长城坦克品牌2023年进入泰国市场,目前已部署坦克300和坦克500,合计销量122辆。
欧洲(除俄罗斯)市场:硬派越野偏好较低,市场缺乏强势本土品牌
市场规模(除俄罗斯市场):受欧洲平原地形、油耗成本、环保意识等因素制约,欧洲市场消费者对硬派越野车型偏好度较低,2023年硬派越野销量4.8万辆,同比+2%,对应占SUV比重仅为0.7%,同比-0.1pcts,明显低于全球其他市场市占率水平。2024年1-9月,欧洲硬派越野销量3.1万辆,同比-14%,占SUV比重0.6%,较去年全下降0.1pcts。
竞争格局:本土品牌供给偏弱,丰田硬派越野领跑市场。欧洲市场硬派越野品牌呈现多元化,2023年丰田、奔驰、铃木位列硬派越野品牌销量Top3,市占率分别为26%、23%、17%。具体车型来看,Top10车型中G-Class、Land Cruiser、Jimny销量分别为1.1、1.1、0.8万辆,占比23%、22%、17%;坦克300/500分别实现销量629、405辆,占比1.3%、0.8%,进入2023年车型销量Top10。
中东及非洲市场:硬派越野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丰田表现强势
考虑数据获取完整性,我们选取埃及、阿联酋、南非、沙特、以色列五个国家作为中东及非洲市场分析基础。
市场规模:近年来,中东及非洲市场硬派越野规模保持稳定,2023年硬派越野销量12万辆,同比+5%,占SUV比重15%,同比-0.3pcts。
竞争格局:2023年丰田硬派越野市占率61%,畅销车型以Land Cruiser、Fortuner为主。2023年丰田硬派越野在中东及非洲市场销量7.6万辆,占比61%,主要车型Land Cruiser、Fortuner分别销量4.0/2.3万辆,占比32%/19%。除丰田外,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马辛德拉、雪佛兰、雷克萨斯、福特占比7.4%、5.9%、4.0%、3.9%,位列Top5,当地市场无强势本土品牌。中国品牌方面,长城汽车目前已进入南非、阿联酋、沙特等市场,2023年硬派越野车型销量386辆,主要以哈弗H9为主。
海外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品牌硬派越野海外销量达到29万辆,市占率20%
考虑关税及海外各国开放程度等因素,结合我们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报告中的判断,中国品牌硬派越野车型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欧洲、中东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具备出口潜力。我们认为,2030年中国车企潜在出口国家硬派越野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46万辆,预计中国品牌市占率将达到20%,对应销量规模29万辆,2023-2030年CAGR达到45%。
轻越野:越野SUV实现破圈,国产品牌逆势突围
国内市场:越野SUV实现破圈,轻越野销量迎来爆发,2023年市占率超过硬派越野
轻越野可兼顾轻度越野和城市出行体验,有望获得非专业越野爱好者青睐。轻越野作为硬派越野破圈效应下的衍生产品,定位介于硬派越野与城市SUV之间,能够在满足用户轻度越野、个性化偏好的同时,更好的兼顾城市道路出行的舒适性体验。
轻越野销量迎来爆发,2024年1-9月累计销量41万辆,占SUV车型比重5.4%。2023年,国内轻越野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实现销量32万辆,同比+77%,占SUV车型比重3.1%,超过硬派越野同期市占率。2024年1-9月,轻越野累计实现销量41万辆,同比+116%,占SUV车型比重提升至5.4%。从销量结构上来看,受益于国产品牌崛起,轻越野销量结构变化与硬派越野整体保持一致,2024年1-9月,国产车型占比达86%,较2023年全年提升13.9pcts。
国内市场:2024年奇瑞引领国内轻越野市场,长城&路虎位列销量Top3
捷途旅行者成为2024年爆款轻越野车型,奇瑞品牌领跑轻越野市场。目前,国内轻越野市场品牌相对集中,2024年1-9月,奇瑞/长城/路虎分别实现轻越野车型销量21/11/5.3万辆,占比50%/28%/13%,较去年全年+31.1/-24.5/-12.8pcts,其中奇瑞品牌占比大幅提升主要系捷途旅行者和iCAR 03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1-9月累计销量分别为12/4.1万辆,较去年全年+237%/+2744%,位列车型销量第一和第三。长城品牌方面,哈弗大狗、哈弗猛龙2024年1-9月累计销量7.7/3.7万辆,较去年全年-47%/+116%,位列车型销量第二和第四。
车型对比:普通消费者对越野性能感知&需求较弱,中低端车型竞争更具优势
国产轻越野价格集中在20万元以下价格带,硬派越野则以20万元以上价格带为主,但二者在20万元左右价格带存在重叠。考虑到普通消费者越野需求及感知较弱,同时轻越野采取承载式+前后独立悬架,实际城市道路驾驶舒适性更佳,普通消费者接受度更高,因此在重叠价格带上更具竞争优势。我们认为,硬派越野破圈效应有望推动轻越野车型销量提升,共同推进越野SUV走向大众市场。
预计2030年国内轻越野市场规模将达到192万辆,对应越野SUV总规模358万辆
我们类比硬派越野市场空间测算方式,同时参考目前国内外轻越野市占率情况(轻越野占SUV比重普遍高于硬派越野2%左右),预计未来轻越野将受益于硬派越野破圈效应,更具渗透潜力。假设2030年国内轻越野占SUV比重15%,对应我国轻越野车型销量空间192万辆,2023-2030年CAGR达29%。结合硬派越野车型预测,预计2030年国内越野SUV市场销量空间将达到358万辆,2023-2030年CAGR达31%。
海外市场:2023年海外轻越野销量234万辆,占SUV比重高于硬派越野2.2pcts
2023年海外轻越野车型销量234万辆,占SUV车型比重9.2%。近年来,海外轻越野市场规模&SUV市占率呈现下行趋势,2016年海外轻越野销量284万辆,为近十年峰值;2023年海外轻越野销量234万辆,同比+13%,占SUV车型比重下降至9.2%,较2014年下降8.9pcts,主要系城市SUV市场扩容所致;2024年1-9月,轻越野销量178万辆,同比+2%,占SUV车型比重9.0%。相对硬派越野,轻越野市占率始终高于硬派越野,2022年以来市占率差距仍然稳定在2%以上。
分国家来看,2023年美国轻越野销量108万辆,全球占比41%,同比-2.9pcts;中国轻越野表现亮眼,全年实现销量32万辆,全球占比12%,同比+4.0pcts;韩国实现销量20万辆,全球占比7.5%,同比+0.6pcts,位列第三。此外,印度、日本、意大利轻越野年销量均在10万辆以上。
海外市场:轻越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吉普销量领跑,2023年市占率20%
海外轻越野品牌集中度下降,竞争格局加速分散,吉普保持销量领跑。2023年海外硬派越野品牌CR5达63.2%,较2019年下降6.4pcts。分品牌来看,海外市场仍以美系&日韩品牌为主,其中吉普、斯巴鲁、铃木、现代、福特2023年市占率分别为20%、11.8%、11.7%、10%、9.7%,位列Top5,较2019年分别-6.6/-0.8/+0.6/+0.3/+6.3pcts;日韩品牌/美系品牌市占率分别为45%/34%。
海外轻越野车型销量集中度对应下降,2023年Top10车型较2019年仅变化2款,畅销车型地位稳固。2023年海外轻越野车型销量CR10达78%,较2019年-5.9pcts,车型集中度有所下降。具体车型来看,2023年Grand Cherokee仍海外最畅销轻越野车型,全年实现销量27万辆,占比11.5%;此外在Top10车型中,仅Bronco Sport、Yukon较2019年Top10存在变化,其余车型仍然在列。
海外各市场轻越野销量情况汇总
海外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品牌轻越野海外销量达到30万辆,市占率14%
考虑关税及海外各国开放程度等因素,结合我们在《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自主车企出海扬帆,销量有望持续高增》报告中的判断,中国品牌轻越野车型在东南亚、欧洲(含俄罗斯)、中东及非洲、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具备出口潜力。我们认为,2030年中国车企潜在出口国家轻越野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17万辆,预计中国品牌市占率将达到14%,对应销量规模30万辆,2023-2030年CAGR达到50%。
新能源越野:中国越野SUV的蓝海市场
新能源越野:2024年1-9月国内累计销量2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34%
2023年新能源越野SUV放量元年,2024年1-9月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34%。2023年,坦克400Hi4-T、坦克500Hi4-T、方程豹5、仰望U8等多款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以及哈弗猛龙、iCAR 03等新能源轻越野车型相继上市,全年新能源越野SUV实现销量8.7万辆,其中硬派越野/轻越野销量4.3/4.4万辆,合计新能源渗透率达15.7%。2024年1-9月,新能源越野SUV实现销量25万辆,其中硬派越野/轻越野销量11.5/13.3万辆,合计新能源渗透率达34.2%。我们认为,越野SUV市场未来有望加速向电动化转变,解决越野车型油耗核心痛点问题,大幅降低用户用车成本。
长城&比亚迪引领新能源硬派越野,奇瑞定向发力新能源轻越野。2024年1-9月,国内新能源硬派越野主要以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两大品牌为主,坦克400Hi4-T、豹5、坦克500Hi4-T分别实现销量3.1、3.0、3.0万辆,占比26.9%、26.5%、26.1%,位列Top3;奇瑞定向发力新能源轻越野,iCAR 03、山海T2年内累计销量4.5、2.9万辆,占比33.3%、21.7%。
新能源越野:2023年海外销量57万辆,新能源渗透率13.8%,PHEV/HEV为主
海外新能源越野SUV渗透率稳步提升。2023年海外新能源越野SUV销量57万辆,同比+50%,新能源渗透率13.8%,其中硬派越野/轻越野销量10.0/46.7万辆;2024年1-9月,新能源越野SUV销量51万辆,同比+31%,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16.3%,其中硬派越野/轻越野销量分别为8.4/42.4万辆。
新能源硬派越野以PHEV为主,新能源轻越野以HEV为主。从能源结构上来看,硬派越野以PHEV为主,2023年PHEV占比62%,主销车型为Wrangler;轻越野以HEV为主,2023年HEV占比76.9%,主销车型以铃木Hustler、起亚Sorento、现代Santa Fe等日韩系车型为主。
新能源越野:海外品牌供给较稀缺,中国品牌有望凭借技术&成本优势破局
新能源硬派越野:海外品牌供应稀缺,2024年1-9月吉普市占率62%,Wrangler单车型市占率62%。此外,丰田、GMC、路虎市占率分别为23.1%、7.6%、4.8%,长城则以坦克300、坦克500HEV版本切入市场,2024年1-9月合计销量1453辆,占比1.7%。
新能源轻越野:海外参与品牌相交硬派越野更多,其中日韩品牌受益于HEV技术成熟,市占率相对较高,其中铃木、起亚、现代、斯巴鲁2024年1-9月市占率分别为26.9%、15.4%、15.1%、2.4%,合计市占率60%。具体车型方面,Hustler、Sorento、Santa Fe、Range Rover、Vitara位列Top5,市占率分别为16.7%、15.4%、15.1%、13.5%、7.5%。此外,奇瑞品牌主要以捷途系列车型为主。
我们认为,伴随国内新能源越野SUV车型不断完善,长城、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均有望凭借出海布局&新能源技术优势加速相关品类车型出海,并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国内外主要玩家梳理
长城汽车: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放量,出海持续贡献高增
坦克系列引领硬派越野销量持续高增,2018-2023年CAGR达52%。伴随坦克系列车型陆续推出,2023年公司硬派越野车型实现销量18万辆,同比+28%,2018-2023年CAGR达52%,其中坦克300/400/500分别实现销量11/1.1/4.4万辆。2024年3月,坦克700Hi4-T实现交付,2024年1-9月硬派越野车型实现销量18万辆,同比+58%,其中坦克300/400/500/700分别实现销量8.1/3.1/4.6/1.1万辆。
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放量,出海有望持续贡献高增。2023年公司新能源硬派越野实现销量3.3万辆,占硬派越野车型销量19%,2024年1-9月实现销量7.5万辆,占比提升至41%。出海方面,2023年坦克品牌迎来海外爆发,硬派越野车型海外销量2.9万辆,同比+573%,其中坦克300/500分别实现销量1.4/1.0万辆;2024年1-9月,坦克400/700相继出海,硬派越野车型海外累计销量3.8万辆,同比+132%,其中坦克300/500分别实现销量2.1/1.3万辆。我们认为,伴随坦克系列车型陆续出海,带动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硬派越野车型销量重要增长点。?
长城汽车:硬派车型矩阵持续扩容,实现15-40万元价格区间全覆盖
硬派车型矩阵持续扩容,实现15-40万元价格区间全覆盖。目前,公司硬派越野车型主要包括哈弗H5/H9、坦克300/400/500/700六款车型多版本,价格全面覆盖15-40万元区间。2024年4月,坦克300Hi4-T限售上市,后续有望打造成为新能源硬派越野新标杆;此外,坦克800 Hi4-T有望年内推出,新能源车型矩阵加速扩容。
从基本参数来看,Hi4-T技术上车明显改善车型高油耗问题,坦克300Hi4-T较坦克300燃油版百公里油耗降低83%,用户用车成本大幅降低。
越野配置方面,全部车型均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前悬架采用双叉臂独立悬架,后悬架以多连杆or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在保持越野性能同时,一定程度上兼顾城市出行驾驶体验。此外,坦克系列全部车型均标配低速四驱模式,同时选装or标配前后桥差速锁,多数配备中央差速锁锁止功能,保障车型在恶劣路面行驶中的驾驶平稳和脱困表现。
长城汽车: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五大优势全面赋能
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五大优势全面赋能。1)油电并联:油电两种模式依据场景需要,实现实时性的优势互补,同时通过发动机稳定特性,避免电机持续峰值输出造成堵转高温,通过电机助力保持发动机始终最高效率运转。2)机械四驱:坚持传统机械非解耦结构,配合三把锁,实现单轮着地整车扭矩仍然保持100%输出,可支持AWD、2H、4Hlock、4Llock多种驱动模式。3)能量管理:引入智能SOC策略,可针对不同场景化需求,进行智能化调配,同时采用与动力系统高度适配的能量回收策略,实现能量极致利用。4)燃油直驱:油电均可直驱,在无法充电情况下,发动机直驱,可保证动力持续稳定输出,满足越野动力需求。5)创新架构:采用多点安装固定在车辆大架横纵梁内,电池包后部铝型材采用特殊加强结构,全方面保证电池安全。
长城汽车:Hi4-Z泛越野平台架构发布,轻越野品类成长可期
目前,长城汽车轻越野主要以哈弗品牌为主,主要车型包括哈弗猛龙、哈弗大狗等。2023年轻越野合计销量19万辆,同比+75%,其中哈弗大狗/猛龙分别实现销量17/1.7万辆。2024年1-9月,轻越野累计销量14万辆,同比+14%,其中哈弗大狗/猛龙分别实现销量9.9/3.7万辆。
长城Hi4-Z泛越野平台架构发布,轻越野品类成长可期。2024年10月,长城汽车正式发布Hi4-Z平台,定位超长续航越野平台,为用户提供兼顾城市出行与泛越野的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纵置双电机混联结构,搭载2.0T/3.0T发动机+前后电机+3DHT变速箱,同时配备59.05kW·h大容量电池,可实现纯电续航200km+;全球唯一全速域发动机直驱解耦的越野架构,满电情况下可实现零百加速4秒级,系统最大综合功率715kW,馈电情况下可实现5秒级零百加速。目前,坦克500已首搭Hi4-Z技术正式亮相,预计后续坦克品牌其他车型有望陆续搭载,持续发力轻越野赛道,进一步巩固越野SUV领域优势地位。
比亚迪:仰望&方程豹双品牌布局硬派越野,豹5全系降价带动销量明显回升
仰望&方程豹双品牌布局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型矩阵持续扩容。2023年下半年,比亚迪先后推出仰望U8和方程豹5两款硬派越野车型,正式开启新能源硬派越野市场布局。其中,仰望品牌定位百万级豪华品牌,U8搭载易四方平台+云辇P等核心技术;方程豹定位中高端个性化市场,2023年11月首款车型豹5搭载DMO平台+云辇P正式上市;2024年11月第二款车型豹8正式上市,2.0T DMO平台+DiLink150+华为乾崑ADS3.0全面上车,智能化&越野性能再升级。
豹5全系官降5万元,车型销量明显回升。2024年7月末,比亚迪官宣豹5全系降价5万元,现售价区间23.98-30.28万元。在降价刺激下,销量水平明显回升,8月/9月分别实现销量4876/5422辆,环比+165%/+11%。截至2024年9月,仰望U8和豹5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达到8537和36135辆。
比亚迪:易四方&DMO两大平台+云辇P颠覆硬派越野传统认知
易四方&DMO两大平台+云辇-P构建比亚迪新能源硬派越野核心竞争力。1)易四方平台:国内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电驱动总成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7.7%,结合整车深度融合感知,实现车辆环境全方位感知,同时引入中央计算平台+域控制器高度协同的控制架构。2)DMO平台:基于CTC打造混动非承载式架构,也是全球首创以电为主的越野专用混动架构。3)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兼容易四方&DMO平台,由云辇智算中心、四轮联动、多级缓冲蓄能器、连续阻尼控制、多级刚度控制等多个模块组成。
坦克400Hi4-T对比方程豹5,Hi4-T和DMO技术各有千秋。长城汽车Hi4-T与比亚迪DMO均为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核心区别在于Hi4-T技术以油为主辅以电能,其发动机在最大马力、功率、扭矩等方面表现更佳;DMO技术以电为主以油为辅,采用P1+P2+P4电机构型,双电机驱动下系统综合功率、综合扭矩更佳,同时百公里油耗表现更好。越野配置方面,以坦克400Hi4-T和方程豹5为例,二者均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坦克400Hi4-T采用机械四驱+后桥非独立悬架+三把锁标准越野配置,而方程豹5采用电动四驱,同时后悬架替换为双叉臂独立悬架,取消前桥差速锁,在满足用户越野需求同时,选择更加注重日常城市出行的驾驶表现。
比亚迪:海外市场具备布局基础,新能源技术优势赋能硬派越野车型出海
比亚迪海外产能持续加码,出口量持续高增。据Marklines不完全统计,比亚迪目前已在美国、巴西、匈牙利、埃及、印度等八个国家独自或与其他国内外车企共同拥有11家海外工厂,包括10家整车厂,其中6家已经投产。未来几年比亚迪还将5家海外工厂分别于2024/2025/2026年投产,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2024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29万辆,同比+10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认为,目前海外新能源越野SUV市场竞争格局尚未稳固,海外品牌供给较为稀缺,比亚迪有望凭借新能源技术领先优势+海外布局基础切入全球越野SUV赛道。
奇瑞:轻越野赛道领跑者,技术入局硬派越野赛道
多系列布局轻越野赛道,月度销量稳步提升。2023年奇瑞正式入局越野SUV,旗下iCAR、捷途、探索系列陆续推出轻越野车型,聚焦15-20万元价格市场。2024年9月,奇瑞轻越野单月销量3.6万辆,其中iCAR/旅行者/山海T2/探索06分别实现销量0.6/1.6/0.7/0.8万辆;2024年累计销量达25万辆,其中iCAR/旅行者/山海T2/探索06分别实现销量4.5/12/2.9/5.9万辆。
火星架构赋能昆仑平台,技术入局硬派越野赛道。2024年4月,奇瑞捷途首款硬派越野车型山海T5正式亮相,其采用非承载式车身,配备纵置布局的2.0TGDI发动机+2档DHT单元+后桥独立电机,形成P1+P3+P4三电机架构,系统综合功率可达560kW,总扭矩795Nm,满油满电续航可达1400km。核心技术方面,奇瑞在火星架构基础上推出全新的昆仑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可支持承载式、非承载式两种车身的拓展能力,并支持主动悬架、XWD智能四驱技术、四轮转向等配置,覆盖越野等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越野场景方面,昆仑平台采用超高通过性设计,28°纵向通过角和35°接近/离去角,360mm的离地间隙;乘员舱采用4道密封设计,零部件防水等级达到IP68级,涉水深度可达1100mm。
奇瑞:越野SUV参数情况及后续车型规划
丰田:硬派越野全球化布局领先,普拉多回归中国市场,国产高端面临挑战
丰田硬派越野全球化布局领先,2023年年销量36万辆。2014-2023年,丰田硬派越野最高年销量达47万辆,其中九年年销量保持在30万辆以上规模。2023年丰田硬派越野实现销量36万辆,同比+10%,主要车型Fortuner、Land Cruiser分别实现销量16/14万辆,同比-3%/+24%。分地区来看,丰田全球化布局成熟,各国销量较为分散,其中日本本土销量占比15.5%,Top5/Top10国家销量占比分别为56.1%/84.3%,东南亚、澳洲、北美、中东、印度等市场均有布局。
普拉多回归中国市场,成为国产硬派越野40万元以上主要竞品。2024年8月,一汽丰田全新普拉多正式交付,四个版本车型售价45.98-54.98万元,均为油电混合动力。我们认为,普拉多作为2019年国VI排放标准实施前国内畅销车型,本次回归有望成为国产硬派越野40万元以上级别有力竞品,国产高端硬派越野将面临挑战。
丰田:畅销车型参数情况
吉普:硬派越野&轻越野双向布局,峰值年销量超百万辆,2023年本土销量超70%
吉普深耕美国本土市场,2023年美国市场销量占比超70%。吉普品牌在硬派越野&轻越野均有成熟布局,代表车型分别为Wrangler和Grand Cherokee。复盘2014-2023年,吉普越野SUV销量呈现下行趋势,峰值销量为2016年111万辆,2023年销量降至70万辆,同比-2%,主销车型Grand Cherokee、Wrangler分别实现销量26.9/18.6万辆;2024年1-9月,吉普越野SUV销量49万辆,同比-7%,主销车型Grand Cherokee、Wrangler分别实现销量17.7/12.9万辆。分国家销量来看,2023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销量占比70.5%、6.0%、1.1%,北美三大市场合计占比77.6%,此外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位列Top10,占比依次为7.5%、1.6%、1.2%、0.7%,合计占比11.0%。
福特:全新Bronco上市带动品牌销量高增,2023年销量40万辆
全新Bronco上市带动品牌销量高增,2023年越野SUV销量40万辆。2020年7月,福特正式发布全新Bronco/Bronco Sport,其中Bronco采用非承载式车身设计,对标吉普Wrangler;Sport版本高配车型四驱系统配备双离合后驱结构(类似传统机械差速锁),同时采用承载式车身,一定程度上兼顾城市用车需求,并与Bronco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伴随Bronco系列量产,2021年福特越野SUV实现销量29万辆,同比+135%,并在此后销量保持稳步提升,2023年销量达到40万辆;2024年1-9月越野SUV销量32万辆,同比+1%。
分地区来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销量合计占比达85%,此外,澳大利亚、东南亚、南非、中东、中国均有布局。2024年4月,福特烈马(Bronco)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共推出7个版本车型,售价29.98-43.88万元,截至2024年9月,该车型累计销量8245辆,预计有望成为30万以上国产硬派越野主要竞品。
吉普&福特:畅销车型参数情况
车企海外投资进展不及预期。车企在海外投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政治环境、营商法规、市场需求、上下游供应链等,一旦有一个或多个因素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投资进展不及预期。
硬派越野出口表现不及预期。目前长城、比亚迪等大部分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市占率较低,仅有坦克300、500等少量国产车型实现出海,品牌尚未建立起较高的认可度。同时,关税较为敏感,一旦关税加高或当地消费者对中国自主品牌接受度不高,将直接导致我国硬派越野车型出口量不及预期。
国内新车周期不及预期。2024年1-9月,国内硬派越野销量达25.6万辆,同比+58%,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坦克系列、豹5等多款新车型相继上市拉动销量高增。目前,长城、比亚迪、奇瑞均有硬派越野新车型规划,若车型推出节奏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硬派越野市场增速表现。
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目前各大车企均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速海外业务发展,这可能导致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恶化,进而可能导致硬派越野车型价格下降以及销量下滑,对出海企业的经营和盈利造成一定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越野SUV:中国品牌的蓝海市场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3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齐天翔(S0800524040003)[email protected]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西部汽车】越野SUV:中国品牌的蓝海市场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