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可能很多家长都不陌生,这几年网上关于它的内容非常多。有的家长会问,「是不是近两年腺样体肥大发病率变高了?为什么有这么多腺样体肥大的孩子?」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表示,腺样体肥大是 3~10 岁儿童的常见多发病,据报道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为 9.9% ~ 29.9%。虽发病率高,但这些年并没有上涨趋势,之所以觉得腺样体肥大越来越多,是因为大家对它更加重视了。
今天我们就详细来说说腺样体肥大到底是什么,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真的会让孩子「越长变丑」吗?解除大家的焦虑。
正确认识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移行处,出生即存在,2~8岁增大,一般8~10岁后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所以腺样体疾病多发于儿童。
腺样体处于鼻腔、咽鼓管、咽腔共同的引流区域,因此很容易被邻近部位,如鼻腔、鼻窦、扁桃体的炎症波及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为什么会肥大呢?
常见原因为炎症,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发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简单来说,腺样体肥大就是反复感冒引起的一个并发症。但它的危害,确实不容小觑。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影响?
一般表现是鼻塞流涕,说话时带有鼻音,张口呼吸,咳嗽,可伴随分泌性中耳炎。
严重的会出现耳闷、耳痛、听力下降,因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就是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也叫“痴呆面容”。
但最主要的,是会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鼾把自己打醒了,偶伴有睡眠时缺氧。时间一长,孩子会出现嗜睡、易怒、生长发育减慢,甚至认知障碍等。
而当孩子出现腺样体面容、鼻塞、耳痛、咽部不适等症状的时候,就要赶紧带孩子到济南耳鼻喉医院就诊了。
腺样体肥大要不要手术?
手术问题家长都很关心,如果孩子没有打呼噜、张嘴呼吸、听力异常的症状,可暂时不治疗,等待自愈。
但如果出现口呼吸、打呼噜、听力问题,最好及时治疗,能早做手术的一定尽早治疗!
很多孩子腺样体肥大堵塞严重,医生建议手术,但家长却担心手术有风险会给娃造成其他伤害,下面就为家长解惑。
①必须要做手术的情况:
●伴有重度鼻腔阻塞。
●存在中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
●保守治疗无效的。
②不做手术的危害:
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很多情况手术是不需要做的,但需付出更大的代价。
◆看得见的伤害:牙齿不齐,需要整牙。
◆看不见的伤害有:影响注意力、智力、睡眠、孩子会长不高等!
手术会影响免疫力吗?会有危害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现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手术了,现在多是医生通过内镜,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精准切除,不会对面部有损伤,也几乎不流血,手术很快,从开始切除到止血完成大约在 20 分钟左右,术后的护理也并不难。
很多爸爸妈妈担心手术使用的麻醉剂会让孩子变笨,偶尔一次的麻醉危害并不大。
目前现有的临床观察表明:大于3岁的孩子,麻醉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是有限的。
腺样体手术时间很短,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如果因为害怕麻醉,不及时给孩子治疗,长期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对大脑危害会更大。
【特别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公益科普;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为什么患腺样体肥大的孩子越来越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