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馨予 通讯员 胡雅娟
12月5日,2024首届湖南高质量发展投资贸易促进招商会在益阳高新区隆重举行。相关省直部门领导及各市州商务、投资促进部门,国家级园区负责人,境内外300多家湖南商协会会长、秘书长,有投资意向的“三类”500强、上市公司、外资、外贸企业代表近600人共襄盛会。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发展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两主一特”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继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示范园区”“火炬计划益阳机械与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等荣誉。2011年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连续15年获评全省平安区。
本次招商会共签约投资项目5个、战略合作协议11个,总投资额超51.2亿元。湖南卓越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浙江爱贝能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北投广西路建集团签约投资益阳高新区。
动能强劲 打造创新高地
今年下半年,益阳高新区先后奔赴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积极扩大园区发展的“朋友圈”,一个个高新产业企业签约,使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园区汇聚。
近年来,益阳高新区着力提效能、强配套、促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1至10月,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29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9.5亿元,“两主一特”总产值实现235.6亿元。
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9家,搭建了数字经济产业园、院士专家产业园、中以科技产业园等创新平台。高标准打造中南科创园,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拥有规模工业企业206家,发展形成了以三一重工、益阳橡机、伟源科技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信维通信、信维电科、维仕科技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金博股份、惠同新材、长天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两主一特”产业。同时,纵深推进产城融合,高铁通车成为城市新门户,“一园两中心”全面启用、成为城市新地标,东部片区教育医疗、交通物流、商住配套等不断完善,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环境优渥 构建人才摇篮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当前,益阳高新区正以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全新的招商引资模式,引得各地湘商、外商到此投资兴业,并为大家提供“全天候”“保姆式”的周到服务。参加本次招商会的深圳益阳商会会长曹力农是地道的益阳人,益阳高新区近年来的蝶变让他感慨:“在党委政府不断加大的政策引导下,营商环境将会更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让每一位企业家都切身感受到‘身在湖南,办事不难’,外商、国有、民营一个样。”
今年以来,益阳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让企业零成本、零收费、零跑腿的“三零”服务改革举措,降低企业的入驻成本。金融、政策、人才、土地“四个超市”正在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全面的服务。先后搭建了7个国家级、68个省级研发平台,建有200万平方米的单层、多层标准化厂房,6.5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用房,以及10.9万平方米的专家人才公寓。
目前,已与北大元培、财信金控等合作成立了7支产业基金,总认缴投资规模为22.76亿元。正在推进与兴湘资本、湘投资本、建信天然、成都科创、前海环汉等机构的合作,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安心。
前景广阔 吸引八方来客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在非洲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合作,进一步扩大湖南企业在非洲的影响力。同时,商会也会积极引导会员单位回湘投资,推动湖南自贸区在中非经贸合作中的发展实践,为湖南经济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贡献力量。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的‘湖南模式’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湖南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次招商会,众多海内外英才慕名而来,其中就有乌干达湖南商会会长郭杰,他对益阳高新区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前景交口称赞。
园区坚守省市赋予的“‘三高四新’引领区、东接东融桥头堡、产业立市和强中心城区战略排头兵、后发赶超增长极”四个战略定位,提出了大干“新三年”、全面推进“二次创业”,到“十四五”末期奋力挺进国家级高新区全国60强,进而进入“第一方阵”的目标,全力擦亮“一都一谷一基地”三张名片,着力打造“世界电容器之都”“中国碳谷”和中国最大路机智造基地。
此外,以国联水产、味芝元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以奥林匹克公园、天意木国、梓山湖高尔夫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益阳高新区正在加速重点布局人工智能(A I)、数字产业、光电产业、低空经济和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和未来产业,积极开辟新赛道,让高新之路更宽更广。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聚力高新赢未来 携手共进促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