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媛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统计局抓好国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改革试点机遇,选取青岛胶州市作为改革试点区市,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库,建立核算新框架,严抓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改革质效。
建立“2+N”新体系
青岛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统计制度新框架,在全国率先出台《青岛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调查制度(试点)》,制定《青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2+N”调查制度(“2”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重点部门双轨并行直接填报,“N”即根据不同领域扩延调查指标),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及实施路径,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青岛局全面摸排文旅、统计、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从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富农惠农政策成效、绿色发展、特色农业五大维度出发,设计18张表式、125项指标,构建全面、立体式部门统计调查体系,以多维度数据精准把脉农业农村发展。
青岛局还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统计指标,全方位透视主体发展。在实际试点中创新引入蓝莓、三文鱼等特色农产品种类统计、财务状况、能源消耗与数字经济等统计内容,建立应用“生产-收入”核算新框架,填补传统统计在能耗与数字经济领域的空白,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生产到效益的全方位透视,为地方政府提供精准、科学的统计参考与评价依据。
构建名录摸排新模式
在工作中,青岛局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这一直报改革的重要依据,坚持全市统筹、深度核查,全面摸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
青岛局与市行政审批、农业农村、海洋渔业、调查队等多部门联动,全面搜集整合各部门掌握的胶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初步掌握胶州市登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4077家(不含农户),为后续摸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胶州市对青岛局摸排的名单进行比对筛选,初步筛选出从事农业生产的2000余家(不含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25家、家庭农场435家、农业企业351家。胶州市镇街层级对反馈名录进行现场核查,通过细致询问与多方验证,摸排正常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358家。
为进一步确保调查对象全覆盖。青岛局在数据采集进入尾声时,再次联合多部门比对核查名录查遗补漏,新增15家经营主体,最终共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60家,其中农户4387家,农业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4家,家庭农场123家。
“专业+部门”协同提质量
青岛局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直报改革的生命线,采取“专业+部门”协同模式,确保试点数据质量的动态优化与精准把控。青岛局根据胶州市农业生产的独特性与地域差异性,因地制宜选取各镇街农业生产特色试点样本,确保试点数据的多样性与全面性,有效规避数据结构的单一化风险。通过综合考虑主体规模、行业特征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科学设置差异化起报标准,青岛局确保村级起报向新型经营主体直报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
同时,按照试点制度要求,青岛局指导各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台账管理机制,提前规划设计统计报表模板,内嵌详尽指标解释、审核规则及计算公式,并通过在线共享与加密功能,实现数据云端即时访问、即时纠错、即时汇总,有效提升数据审核效率。
在数据审核方面,青岛局强化数据随报随审,由市统计局协同海洋渔业、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开展数据自评与数据联合评审,通过单产、财务指标逻辑关系等,运用对比分析、数据校验、专家经验评估等手段,构建横向联动的数据质量审核督导机制,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制度创新点燃新引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