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好2月“春季躁动”行情。从季节效应看,2月处于经济数据、业绩的真空期,同时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流动性改善、活跃资金兴起,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是春季做多的黄金窗口期。历史上,A股2月单月上涨概率及涨幅均处于领先位置:近20年,2月上涨概率达76%,平均及中位数涨幅分别为4.3%和3.2%,无论是胜率还是涨幅都领先其他月份。
今年“春季躁动”的特殊性在于,市场此前所担忧的海外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或已阶段性落地。特朗普正式接任美国总统后,对华关税表述趋于缓和,由大选期间“考虑对中国征收60%关税”转变为上任次日“讨论从2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0%关税”,日前又称“宁愿不对中国征收关税”,力度和节奏上均好于市场预期。此外,两国元首通话与特朗普的百日访华计划均释放短期内中美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外部风险有所缓释。流动性方面,市场对于1月美联储暂停降息的预期较为充分,1月中旬起强美元定价迎来持续修复,随着美国服务业景气回落、经济增长放缓,中期来看美元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为A股资金面及基本面预期带来利好。
外部扰动靴子落地,内部政策预期有望升温。春节前,“两新”、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利好政策持续推进;然而,受海外高利率、稳汇率诉求增强的影响,货币政策出台预期有所下修。进入2月,我们预计总量政策的推进与落地将为股市平稳运行提供支撑,降准、降息可能性加大,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流动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间打开的背景下,节前偏弱的市场情绪为后续预期的再度修复提供了空间,行情有望“躁动”演绎。
2月,我们的配置更关注产业趋势与外需方向。
1、继续看好科技成长,尤其是强产业趋势品种。复盘过去十年春节前后的风格切换,节后60个交易日得益于活跃资金的“重回躁动”,成长风格往往表现更优,建议关注AI与泛AI等方向的强产业趋势品种,有望具备更高弹性。
2、看好外需板块此前偏悲观定价的阶段性修复。考虑到短期内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落地推进或优于市场预期,海外风险缓和,此前定价偏悲观的外需品种有望迎来阶段性的估值修复。
3、继续看好内需政策催化方向。两会之前,面向2025年的政策预期难有证伪风险,市场逻辑将沿着 “预期政策拐点——预期斜率过高——预期斜率向下修复——预期斜率向上空间重新打开”的逻辑演绎。关注化债,消费新增长点/政策潜在增量,及“两重”、“两新”结构性增量。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东吴策略:继续看好2月“春季躁动”行情 节后买什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