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前沿科技 提亮经济发展新成色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前沿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作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技术能力谋新、产业集群成链、融合发展提速、民营力量奋进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亮色。
高端装备制造业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一批新突破。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输出先进生产力,以“新”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我国工业制造向“新”发力。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汤魏巍表示,2024年以来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制造业有效投资逐步扩大,新质生产力形成加快,不断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同属于高端制造业范畴,是中国制造业新动能的代表。与此同时,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对应的产业,都是我国正在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
随着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的韧性不断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愈发受到认可。高端装备制造业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趋势,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一批新突破。“机电、服务器、集成电路、汽车等产业是工业制造新动能的代表,正在成为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柱,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出口产品正在从低端向高端转变。”盘和林说。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专家表示,虽然国内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但我国经济总体长期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端装备等机械工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继续集聚增多。
我国船企巩固优势船型地位,抓住细分市场轮动机遇,新船订单结构不断优化。同时,骨干船企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精益管理,企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包括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已实现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市场份额超过50%,也就是说世界上每完工两条船中就有一条由中国制造。
当前,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十分充足,未来3-4年船位基本排满,2024年及未来几年,造船企业盈利状况预计还将进一步大幅改善,船舶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阶段。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造船业正迎来新的上行周期。
近年来,新船订单结构不断优化,绿色低碳化加速推进。我国船企巩固优势船型地位,抓住细分市场轮动机遇,新船订单结构不断优化。同时,骨干船企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精益管理,企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船价、钢价、汇率等影响企业效益的市场环境均朝着有利方向变化。另外,我国重点船舶配套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产品谱系将更加完整,抗波动风险能力更强。
我国船舶海工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曹博认为,我国造船新周期面临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一是市场宏观环境预期不同,世界经济的高增长与低预期,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与不确定性凸显;二是需求增长推动的因素大相径庭,突发因素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作用显著提升;三是市场宏观发展环境急剧变化,全球化高速发展与逆全球化回潮;四是潜在风险,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减排”领域的不确定性、供需两端的不确定性。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让中国航空产业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航空装备制造存在着“积贫积弱”的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事业才开始有起色。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确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让中国航空产业逐步进入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在国产C919成功试飞后,中国航空装备制造真正开始走向国际尖端领域。
C919的成功研发和商业化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进步,展现了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随着C919的产能逐步提升和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国大飞机事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C919投入商业运行和批量生产,将对整个飞机制造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每一个环节都将受益于这一庞大的产业链。在飞机制造产业链迅速崛起的同时,提升产能和产业链的稳定度也成为该领域的挑战之一。可以看到,中国商飞面临不小的压力。
挑战亦是机遇,来自供应链方面的问题正在加紧得到改善,以大飞机产业为集群的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各地展开。据了解,上海、西安、成都、沈阳、哈尔滨、南昌等地,正在加大大飞机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
与此同时,我国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迎来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门2024年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要求,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完善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
2010年以来,国家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2021年2月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到2023年12月正式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快完善中国低空经济产业链,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
安徽、四川、广东等五个省份颁布了关于低空经济的省级规划方案,深圳、广州、珠海等十余个地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政策文件的频频出台,为优化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在低空经济政策驱动和上述发展趋势驱动下,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将出现以下潜力赛道: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品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低空智联网将成为潜力培育赛道;低空安全产业也是潜力培育赛道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说:“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变革机遇期和战略发展期。越早进行低空经济发展前瞻布局,越能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破浪前行,占据鳌头。”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光伏作为关键的清洁能源之一,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优质产能将呈扩张趋势,并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当前,我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光伏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名片,效率、成本、行业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支撑。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在过去十年中,光伏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发展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规模扩大、出口量增高,另一方面价格下跌、产值下降,但我国光伏行业具备快速调整的韧性。
尽管短期存在过剩风险,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各国减排承诺和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性,光伏作为关键的清洁能源之一,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优质产能将呈扩张趋势,并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提前6年达成目标。
7月9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专家认为,光伏产业产能增速高峰已过,供给端问题有望逐步得到缓解。放眼未来,清晰的政策导向为今后光伏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数据要素已然成为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基石,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模式的创新,也加速了前沿技术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列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并列的生产要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财政部会计司发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我国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暂行规定》以数据资产计入财务报表为起点,数据价值将通过数据创新应用、数据流通交易等方式,有效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一系列规范政策密集发布,国家对数据资产管理与价值挖掘的顶层设计逐渐完善,数据资产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已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数据资产化,是指将数据从原始状态逐步转化为具有价值的资产的过程。数据资产化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即法律角度的数据资产确权、会计角度的数据资产“入表”入注和市场角度的数据资产估值交易。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数据资产“入表”元年,2024年数据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数据要素已然成为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基石,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生产模式的创新,也加速了前沿技术的发展。最终,政策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数据链、创新链的融通,将极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未来产业和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闻育旻)
审核:余早早
责编:左宗鑫
编辑:杨子
转载请注明来自石家庄天鲲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前沿科技 提亮经济发展新成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